恩施旅游切换城市

㕵㕵㕵 8人已点评  查看地图

当前位置: 恩施旅游网 > 利川市旅游

利川市简介

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,南邻潇湘、西靠蜀渝、北依三峡。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,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,为有利之川,故名“利川”。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,总人口83万人,在4602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以土家、苗族为主体的18个民族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。 利川气候独特,资源丰富,有丰富的烟叶、草场、水能、风能、天然气、矿产和旅游资源,素有“坝漆之乡”、“黄连之乡”、“水杉之乡”、“纯菜之乡”、“山药之乡”、“歌舞之乡”的美誉。拥有亚洲最大的溶洞——腾龙洞;土家古堡——鱼木寨;植物活化石——水杉王;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大水井古建筑群;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的《龙船调》……千姿百态的名胜古迹,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,独特宜人的高山气候,与长江三峡和湖南张家界构成了国际旅游“金三角”。展望新世纪,利川市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破浪前行。“十五”时期,利川市将抓住西部开发和加入WTO的历史机遇,抢抓商机,争取主动,打优势牌,唱特色戏,努力构筑特产名市、畜牧大市、烟业强市、旅游热市四大经济格局,奋力推进由温饱经济向小康经济、由农业大市向山区经济强市的大跨越,努力建设经济繁荣、社会进步、民族团结、山川秀美的新利川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利川城市简介  
  
   利川古巴国,秦属黔中郡,汉属南郡朐县地,三国蜀汉建兴八年置南浦县,属巴东郡,晋宋齐梁因之。北朝北周置盐水县。隋置清江郡,唐入施州清江县。五代沿袭之。宋为清江县都亭乡。南宋忠路置龙渠县。元、明为清江县都亭里。清雍正十三年“改土归流”,置利川县。民国属施鹤道。建国后,属恩施地区。一九八六年撤县建市,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 

   利川地处鄂西南边陲,与重庆石柱、万州、黔江、彭水、云阳、奉节接壤,城区海拔1070米,全市平均海拔1200余米,是湖北省平均海拔最高、边际线最长的县级市,历来被称为“入川门户”。有“318”国道贯境而过,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,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位十分突出。现辖12个乡(镇)、2个街道办事处,总面积4588平方公里,人口84万。 

   利川城建于清乾隆元年(1736年),定城基周长三里三分,1740年建县署,嘉庆元年(1796年)筑土城,至清末,主要街道呈“人”字形,为石板路面。1923年、1943年两次加宽街道,改石板路面为碎石路面,原建于嘉庆年间的4座条石城门亦被拆除,从此四门畅通。抗日时期,改从东至西主要街道为中山路,后街至营街为大同路。解放后,原中山路改名解放路,大同路改名中山路。解放路街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长,并先后进行过两次路面改造。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迅速推进。目前,城市规划区控制面积175.6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11.7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10万人。1999年环境卫生达到了省级卫生城市标准,2001年城市管理达到了国家四类城市管理水平。 
近几年来,我市按照州委、州政府提出的“13311”工程,确定了“改造旧城、整治环境、美化清江、拓展新区”的城建工作思路,围绕建设“全国卫生城、全省文明城、山水旅游城、中等规模城”的目标,城市规模得到了拓展,城市档次得到了提高,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得到了改善,一座充满希望、朝气蓬勃的“西部名城”正在迅速崛起。 
  
  

利川市特产

·茶 ·团堡山药 ·福宝山莼菜 ·柏杨豆干 ·星斗山毛锋

利川市旅游特色

苏马荡 三合民族风情·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开发可行性论证报 告一、背景恩施州委、州政府提出建设“绿色恩施州、土苗风情园”的文化旅游大州。 天然植物园星斗山 星斗山位于利川东南隅,西北距利川市城70公里,距毛坝集镇10公里。该山山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,东起恩施磨搭勾,南抵咸丰三阵岩, 西至利川田坝,北临利川花板溪。 七孔子墓崖 在建南镇北偏西2.5公里南河东岸的一堵红砂崖上,古人开凿有7个作为墓穴的石窟,称为七孔子,又称"仙人洞"、"蜕皮洞"。   湖北清江沐抚大裂谷介绍 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的湖北清江沐抚大峡谷30日在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上正式向世人推出。   
恩施旅游:
巴东县旅游 恩施市旅游 鹤峰县旅游 建始县旅游 来凤县旅游 利川市旅游 咸丰县旅游 宣恩县旅游